新华社北京10月24日电 题:在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奋勇担当——习近平总书记同全总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的重要讲话激励广大工会干部和职工群众奋进新征程
“要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根本方针,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积极投身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
10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同中华全国总工会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的重要讲话,指明了新时代工会工作的方向,坚定了广大工会干部做好工作的信心决心。广大工会干部和职工群众表示,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遵循,以更加豪迈的姿态、勇于担当的精神,努力开创党的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新局面。
习近平总书记对工会工作的充分肯定,令广大工会干部倍感振奋。
湖北省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陈惠霞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工运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工会工作实现全方位进步,根本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领航定向,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广大职工的凝聚力、向心力进一步增强,工会系统改革持续深化,工会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的作用进一步彰显。
引导职工群众听党话、跟党走,巩固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是工会组织的政治责任。
“我们要始终坚持党对工会的全面领导,保持工会工作的正确政治方向,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在努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中展现工会蓬勃朝气。”福建省厦门市委常委、市总工会主席王雪敏说。
河南省南阳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赵浩表示,工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承担着组织动员广大职工为完成党的中心任务而团结奋斗的历史使命。新征程上,我们要忠诚党的事业、竭诚服务职工,勇于担当,奋发进取,奋力谱写党的工运事业新篇章。
新时代需要奋斗拼搏、创新开拓。
刚刚在北京参加完中国工会十八大,中铁隧道局集团盾构主司机、高级技师母永奇就赶回西藏建设工地,继续带领团队围绕盾构施工关键技术难题进行科研攻关。
“总书记指出要加快建设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工人大军,培养造就更多大国工匠和高技能人才。作为一名隧道工人,我们要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不断攻克盾构机在高原运行中的难题,为高原‘天路’建设作出更大贡献。”他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广泛深入开展各种形式的劳动和技能竞赛,激发广大职工的劳动热情、创造潜能,在各行各业各个领域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让广大职工群众信心和干劲倍增。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南方电网贵州六盘水供电局继电保护工王磊23年扎根一线,自主创新研发各类专业新设备、新工具30余项。学习了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他深有感触:“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劳动者的价值和力量。我要在岗位上继续拼搏奋斗,还要发挥以老带新的作用,激发年轻职工建功立业、创新创造的智慧和力量。”
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北京市丰台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区总工会主席王振华深感责任重大。他说:“我们要学深悟透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将精神传达到每位职工、每个岗位。”
工会是职工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是职工的“娘家人”。
辽宁省阜新市彰武县美团外卖配送员、“90后”青年王哲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重视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让身为外卖骑手的他深感温暖。“工作中,企业工会就像一根纽带,加强企业和骑手之间的民主协商和平等沟通,让我们能在平凡岗位上收获成就感。”
“总书记强调工会要认真履行维权服务基本职责,着力解决关系职工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作为基层工会的一员,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聚焦职工需求,努力帮助职工解决急难愁盼问题,让职工更加真切地感受到工会大家庭的温暖。”河南省洛阳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铁十五局汉中产业园项目工会主席唐菊说。
工会改革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会工作创新发展的不竭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继续深化工会改革和建设,作为一名工会人,我深感使命光荣、责任在肩。”中国四联仪器仪表集团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陈红兵表示,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持续推动建会强会、维护职工权益、推进企业民主管理,充分激发一线工人创新创造热情,聚焦关键核心技术,让更多创新成果竞相涌现。
江苏省泰州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耿晓利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中“要创新工作方式,努力为职工群众提供精准、贴心的服务”这句话印象深刻。他告诉记者,近年来,泰州市网约车行业工会联合会、快递和外卖送餐行业工会联合会等工会组织相继成立。今后各级工会要以总书记重要讲话为指引,深入了解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所需所盼,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他们的“关键小事”,让“工”字号服务更好惠及职工生产生活。
中新社喀什10月25日电 (记者 李纯)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5日在新疆喀什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医疗人才“组团式”支援工作有关情况。国家卫健委医政司副司长邢若齐介绍说,截至目前已向西藏、新疆选派高水平人才3175名,累计为西藏、新疆等帮带医疗团队千余个、医务人员7678名。
邢若齐表示,中央组织部与国家卫健委等相关部门共同组织实施医疗人才“组团式”支援工作,先后确定了支援西藏“1+7”,即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和7家地市级人民医院,支援新疆“7+1”,即7家地市级人民医院和兵团第一师人民医院,共16家地市级及以上医院。2021年又将西藏的13个县人民医院纳入支援范围。
此外,2023年7月启动了“组团式”援青工作,将青海6个自治州人民医院纳入支援范围,目前正在组织进行援青医疗人才的选派工作。
邢若齐指出,医疗人才是提升医疗服务能力的关键。医疗人才“组团式”支援工作开展以来,一方面组织选派人才,截至目前已向西藏、新疆选派高水平人才3175名,其中既有医疗人才,也有管理人才。另一方面加大培养人才,累计为西藏、新疆等帮带医疗团队千余个、医务人员7678名。受援医院也有计划有步骤地派出了4357名医务人员到对应的支援医院进修培训。
谈及这项工作取得的成效,邢若齐首先提到,受援医院医疗服务能力不断增强。西藏“1+7”受援医院在2022年开展四级手术占比提高至8.8%,比上一年度提高了1个百分点。经过初步推算,13家受援县医院目前阑尾炎微创手术等三级手术占比,也从上一年度的14.8%提高至37.4%;新疆的“7+1”受援医院出院患者病例组合指数也稳中有升,低风险病例组死亡率维持在较低水平。
新疆卫健委副主任邹小广也在发布会上表示,医疗人才“组团式”援疆工作开展以来,当地医疗能力和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2016年以来,8家受援医疗机构、一批重点专科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强的两个转变。
“截至2022年,我们的临床专科从180个增加到258个,其中自治区和地区的重点专科数量达到154个,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实现了国家重点专科零的突破,三四级手术比重由48.6%提高到57.8%,转诊率从1.54%降低到1.2%。”他说。
邹小广还提到,特色专科逐渐成规模。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依托广东援疆建立了一批特色专科,同时实现了新疆首个药物临床试验基地的突破,建立了首个自治区重点实验室和首个自治区临床医疗研究中心以及首个人工心肺救治(ECMO)团队。上海帮助喀什第二人民医院建成11个自治区重点专科,同时填补了新疆的技术空白212项。(完) 【编辑:刘阳禾】